邮储银行通山县洪港镇支行设立儿童服务区,解家长后顾之忧
邮储银行通山县洪港镇支行设立儿童服务区,解家长后顾之忧
邮储银行通山县洪港镇支行设立儿童服务区,解家长后顾之忧“感谢调解员的耐心疏导,让我们曾面临破碎的家庭(jiātíng)和好如初,给了我们两个孩子(háizi)一个完整的家!”前不久,张某(zhāngmǒu)夫妇前往湖北省赤壁市综治中心,当面向调解员表达感谢。
张某与王某(wángmǒu)于2011年办理结婚登记。婚后,张某一直在(zài)外地工作(gōngzuò),王某在家照顾两个孩子。孩子到了上学年龄后,张某回到赤壁老家工作,王某遂在一家服装店做销售工作。为了提高销售业绩,王某经常通过手机联系客户(kèhù),为此,张某经常查看王某手机信息,并产生无端猜疑。双方多次发生(fāshēng)激烈争吵,最终来到赤壁市政务服务中心(fúwùzhōngxīn)提交离婚申请。
该(gāi)纠纷转入赤壁市综治中心后,中心迅速安排婚姻调解委员会的(de)调解员介入。经过调查,调解员发现,张某夫妻双方还是很在意对方,并没有达到夫妻感情破裂的程度,遂积极劝(quàn)和。最终,双方主动承认(chéngrèn)各自过错,重归于好。
这是赤壁市(chìbìshì)综治中心将矛盾纠纷化解(huàjiě)在基层、消除(xiāochú)在萌芽状态的一个缩影。该中心自2022年10月投入使用以来,已入驻信访接待(24个市直部门)、人民调解(15个专业调委会)、诉裁服务(法庭和劳动仲裁庭)三大平台资源,基本(jīběn)实现了接访单位、诉调部门全入驻,构建起了矛盾纠纷信息“汇”集(jí)、会商“研”判、分流(fēnliú)“交”办、限时“办”理、定期“督(dū)”办、反馈“结”果、回访“评”价的完整工作闭环。
夯实基础,打造“一站式(yīzhànshì)”解纷平台
赤壁市综治中心(zhōngxīn)位于市政务服务中心三楼、四楼,总面积5910平方米。记者现场了解到,该中心按照功能划分,三楼为(wèi)群众信访、矛盾(máodùn)纠纷调处区,四楼为社会治安综合指挥中心。
中心三楼又分为东、西两大区域(qūyù):西侧区域为市群众信访(xìnfǎng)接待服务中心。该区域按照源头预防、基层治理、就地吸附的信访工作理念(lǐniàn),集中入驻了信访、住建、市场监管等24个(gè)常驻(chángzhù)接访部门,共设17个接访室、3个调(diào)解室、1个心理咨询室(zīxúnshì)。东侧区域为市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,主要设置了15个专业性和行业性调委会、3个人民调解室、综治中心等办公室,集司法调解、诉讼法庭、劳动仲裁等为一体(yītǐ),实现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整体成建制入驻,切实打通了“访—调—仲—诉”全链条服务。
据了解,赤壁市综治(zōngzhì)中心采取“常驻+轮值”相结合的(de)方式,整合解纷资源,建立了“集成式(jíchéngshì)”“一站式”矛盾纠纷(jiūfēn)化解平台,形成了统一(tǒngyī)受理、归口管理、功能互补、有序衔接的矛盾纠纷化解体系。2024年,赤壁市综治中心15个行业调委会共调解纠纷案件2220件,“坐诊”的法学咨询专家对13件重大矛盾纠纷和(hé)重大信访积案进行了有效化解。
位于四楼的赤壁市社会治安综合指挥中心(zhōngxīn),突出“实战指挥”作用(yòng),设有54个席位及平台管理、指挥调度、分析研判、综合管理、技术保障等5个专班岗位。该中心以大数据、云计算、物(wù)联网(liánwǎng)、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,以城市(chéngshì)数据深度融合为支撑(zhīchēng),推进多网融合、信息互通、群众诉求办理、事件流转等场景应用,建立(jiànlì)“用数据说话、用数据决策、用数据管理、用数据创新”管理机制,实现了“一屏观全城、一网优治理”的目标。
自2023年5月(yuè)上线运行以来,该(gāi)指挥中心共分派交办各类事件5960条,办结5836条,办结率达97.92%。
多方联动,推进(tuījìn)矛盾纠纷“一揽子”化解
近年来,赤壁市(chìbìshì)委平安建设(jiànshè)领导小组积极推进市、镇(街道)、村(社区)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和实体化运行(yùnxíng),出台《赤壁市市镇村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方案》《赤壁市关于全面推进新时代“枫桥(fēngqiáo)式(shì)”综治中心建设的实施方案》等文件,按照有(yǒu)机构、有场所、有标识、有人员的要求,推进重心下移、力量下沉、保障下倾,建设了职责明确、功能清晰(qīngxī)、运转规范的市镇村三级综治中心。目前(mùqián),该市1个市级综治中心,14个乡镇(街道)综治中心和187个村(社区)综治中心全部投入实体化运行。
记者了解到,该市14个乡镇(街道)综治中心分别建立了20-50人(rén)的矛盾纠纷调解专家库(zhuānjiākù),整合法庭、派出所(pàichūsuǒ)、司法所等乡镇综治力量达20人以上,日常力量维持在5人以上。
在村(社区(shèqū))综治中心(zhōngxīn),赤壁市充分发挥村干部、辅警、网格员、综治专员、平安志愿者(zhìyuànzhě)等人员优势,成立(chénglì)5—7人的(de)人民调解委员会,综治中心日常力量(lìliàng)达3人以上;配齐配强村(社区)法律顾问44名、“一村一辅警(yīfǔjǐng)”187名,聘请专职调解员213名,培养“法律明白人”1482名,实现人民调解、司法调解、行政调解、警民联调“四调联动”。针对家庭纠纷、家庭暴力等不法侵害行为隐蔽性强的特点,统筹(tǒngchóu)市妇联、公安、法院、司法局等部门共同(gòngtóng)参与,建立家事情感纠纷源头预防化解和快速应急处置机制,有效防范家庭纠纷、家庭暴力“民转刑”案件发生。
此外,赤壁市依托市镇村三级综治中心“定军调解(tiáojiě)”“昌清调解”“明威调解”等调解品牌,及时化解小矛盾、调处小纠纷、解决(jiějué)小诉求,切实维护社会大局(dàjú)安全稳定。
“站点”赋能,打造(dǎzào)“家门口”的法治服务平台
“今年年初,在‘经济(jīngjì)补偿+政策保障+人文关怀’综合模式下,我们圆满化解了(le)一起交通事故致人死亡案引发的纠纷。”接受记者采访时,赤壁市陆水湖街道法学咨询专家沈立志说(shuō)。
2023年7月,陆水湖街道辖区内发生一起交通事故(jiāotōngshìgù),村民刘某骑电动车被货车撞击当场身亡。交警部门认定刘某酒驾、超速,与货车司机李某需承担同等责任,但刘某家属认为货车司机李某未按规定(ànguīdìng)驾驶车辆(chēliàng),拒绝(jùjué)签署责任认定书。
陆水湖街道综治中心(zhōngxīn)接报后,立即启动“1+4”法学专家团队(1名法学咨询专家,4名调解团队成员,包括街道政法委员、司法所所长、派出所所长、综合执法(zōnghézhífǎ)中心主任)应急响应机制。经过研判,该团队迅速协调有关部门,调取事故现场监控视频(shìpín)、涉事货车(huòchē)行车记录仪等证据材料,结合北斗定位数据精准还原案发(ànfā)经过,并组织(zǔzhī)交警、司法鉴定者、当事人(dāngshìrén)家属等多次召开联席会,通过技术还原事故现场,判定双方承担同等责任,打消了刘某家属对复核(fùhé)结果的疑虑。最终,形成“四位一体”救济方案:保险公司依法赔付丧葬费、死亡赔偿金;运输企业(qǐyè)追加(zhuījiā)赔偿精神抚慰金;民政部门将刘某子女纳入困境儿童保障,提供助学补贴;妇联联动公益组织提供免费课业辅导。同步建立“网格员+心理教师(jiàoshī)+律师”跟踪帮扶机制,通过每月(měiyuè)家访动态解决家庭困难。
这是赤壁市法学会依托市镇村三级综治中心,组织(zǔzhī)法学咨询专家、法学会会员,积极参与矛盾纠纷化解的案例(ànlì)之一。
目前(mùqián),赤壁市依托市镇村三级综治中心,已(yǐ)高标准建成9个法学会基层(jīcéng)(jīcéng)服务(fúwù)站点,通过综治平台“一键发起”功能模块,实现了市镇村三级联动(liándòng)、法治力量到现场服务的格局。比如,在该市城区中心区域同城上都小区,赤壁市以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建设为抓手,组建了由1名法学咨询(zīxún)专家、1名检察官、1名民警等5人(rén)组成的专家团队,为小区居民免费提供专业(zhuānyè)法律服务。同时,该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依托小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立“平安之家”,整合法律咨询室、调解(tiáojiě)工作室、普法宣传角等功能空间,通过值班“坐诊”、业主微信群等,为群众提供全天候法律服务。截至目前,同城上都小区专家团队已累计开展法律咨询130余人次,调解物业纠纷、邻里矛盾等案件56起,调解成功率、群众满意度(mǎnyìdù)均达100%。
“下一步,我们将依托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,创新矛盾(máodùn)纠纷源头预防、排查预警、多元化解工作机制,构建‘一站式’‘多渠道’‘全链条’‘一揽子’解纷模式,最大限度将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(jīcéng)、消除在萌芽状态,为(wèi)赤壁经济社会高质量(gāozhìliàng)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环境。”赤壁市委政法委相关(xiāngguān)负责人说。

“感谢调解员的耐心疏导,让我们曾面临破碎的家庭(jiātíng)和好如初,给了我们两个孩子(háizi)一个完整的家!”前不久,张某(zhāngmǒu)夫妇前往湖北省赤壁市综治中心,当面向调解员表达感谢。
张某与王某(wángmǒu)于2011年办理结婚登记。婚后,张某一直在(zài)外地工作(gōngzuò),王某在家照顾两个孩子。孩子到了上学年龄后,张某回到赤壁老家工作,王某遂在一家服装店做销售工作。为了提高销售业绩,王某经常通过手机联系客户(kèhù),为此,张某经常查看王某手机信息,并产生无端猜疑。双方多次发生(fāshēng)激烈争吵,最终来到赤壁市政务服务中心(fúwùzhōngxīn)提交离婚申请。
该(gāi)纠纷转入赤壁市综治中心后,中心迅速安排婚姻调解委员会的(de)调解员介入。经过调查,调解员发现,张某夫妻双方还是很在意对方,并没有达到夫妻感情破裂的程度,遂积极劝(quàn)和。最终,双方主动承认(chéngrèn)各自过错,重归于好。
这是赤壁市(chìbìshì)综治中心将矛盾纠纷化解(huàjiě)在基层、消除(xiāochú)在萌芽状态的一个缩影。该中心自2022年10月投入使用以来,已入驻信访接待(24个市直部门)、人民调解(15个专业调委会)、诉裁服务(法庭和劳动仲裁庭)三大平台资源,基本(jīběn)实现了接访单位、诉调部门全入驻,构建起了矛盾纠纷信息“汇”集(jí)、会商“研”判、分流(fēnliú)“交”办、限时“办”理、定期“督(dū)”办、反馈“结”果、回访“评”价的完整工作闭环。
夯实基础,打造“一站式(yīzhànshì)”解纷平台

赤壁市综治中心(zhōngxīn)位于市政务服务中心三楼、四楼,总面积5910平方米。记者现场了解到,该中心按照功能划分,三楼为(wèi)群众信访、矛盾(máodùn)纠纷调处区,四楼为社会治安综合指挥中心。
中心三楼又分为东、西两大区域(qūyù):西侧区域为市群众信访(xìnfǎng)接待服务中心。该区域按照源头预防、基层治理、就地吸附的信访工作理念(lǐniàn),集中入驻了信访、住建、市场监管等24个(gè)常驻(chángzhù)接访部门,共设17个接访室、3个调(diào)解室、1个心理咨询室(zīxúnshì)。东侧区域为市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,主要设置了15个专业性和行业性调委会、3个人民调解室、综治中心等办公室,集司法调解、诉讼法庭、劳动仲裁等为一体(yītǐ),实现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整体成建制入驻,切实打通了“访—调—仲—诉”全链条服务。
据了解,赤壁市综治(zōngzhì)中心采取“常驻+轮值”相结合的(de)方式,整合解纷资源,建立了“集成式(jíchéngshì)”“一站式”矛盾纠纷(jiūfēn)化解平台,形成了统一(tǒngyī)受理、归口管理、功能互补、有序衔接的矛盾纠纷化解体系。2024年,赤壁市综治中心15个行业调委会共调解纠纷案件2220件,“坐诊”的法学咨询专家对13件重大矛盾纠纷和(hé)重大信访积案进行了有效化解。
位于四楼的赤壁市社会治安综合指挥中心(zhōngxīn),突出“实战指挥”作用(yòng),设有54个席位及平台管理、指挥调度、分析研判、综合管理、技术保障等5个专班岗位。该中心以大数据、云计算、物(wù)联网(liánwǎng)、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,以城市(chéngshì)数据深度融合为支撑(zhīchēng),推进多网融合、信息互通、群众诉求办理、事件流转等场景应用,建立(jiànlì)“用数据说话、用数据决策、用数据管理、用数据创新”管理机制,实现了“一屏观全城、一网优治理”的目标。
自2023年5月(yuè)上线运行以来,该(gāi)指挥中心共分派交办各类事件5960条,办结5836条,办结率达97.92%。
多方联动,推进(tuījìn)矛盾纠纷“一揽子”化解

近年来,赤壁市(chìbìshì)委平安建设(jiànshè)领导小组积极推进市、镇(街道)、村(社区)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和实体化运行(yùnxíng),出台《赤壁市市镇村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方案》《赤壁市关于全面推进新时代“枫桥(fēngqiáo)式(shì)”综治中心建设的实施方案》等文件,按照有(yǒu)机构、有场所、有标识、有人员的要求,推进重心下移、力量下沉、保障下倾,建设了职责明确、功能清晰(qīngxī)、运转规范的市镇村三级综治中心。目前(mùqián),该市1个市级综治中心,14个乡镇(街道)综治中心和187个村(社区)综治中心全部投入实体化运行。
记者了解到,该市14个乡镇(街道)综治中心分别建立了20-50人(rén)的矛盾纠纷调解专家库(zhuānjiākù),整合法庭、派出所(pàichūsuǒ)、司法所等乡镇综治力量达20人以上,日常力量维持在5人以上。
在村(社区(shèqū))综治中心(zhōngxīn),赤壁市充分发挥村干部、辅警、网格员、综治专员、平安志愿者(zhìyuànzhě)等人员优势,成立(chénglì)5—7人的(de)人民调解委员会,综治中心日常力量(lìliàng)达3人以上;配齐配强村(社区)法律顾问44名、“一村一辅警(yīfǔjǐng)”187名,聘请专职调解员213名,培养“法律明白人”1482名,实现人民调解、司法调解、行政调解、警民联调“四调联动”。针对家庭纠纷、家庭暴力等不法侵害行为隐蔽性强的特点,统筹(tǒngchóu)市妇联、公安、法院、司法局等部门共同(gòngtóng)参与,建立家事情感纠纷源头预防化解和快速应急处置机制,有效防范家庭纠纷、家庭暴力“民转刑”案件发生。
此外,赤壁市依托市镇村三级综治中心“定军调解(tiáojiě)”“昌清调解”“明威调解”等调解品牌,及时化解小矛盾、调处小纠纷、解决(jiějué)小诉求,切实维护社会大局(dàjú)安全稳定。
“站点”赋能,打造(dǎzào)“家门口”的法治服务平台

“今年年初,在‘经济(jīngjì)补偿+政策保障+人文关怀’综合模式下,我们圆满化解了(le)一起交通事故致人死亡案引发的纠纷。”接受记者采访时,赤壁市陆水湖街道法学咨询专家沈立志说(shuō)。
2023年7月,陆水湖街道辖区内发生一起交通事故(jiāotōngshìgù),村民刘某骑电动车被货车撞击当场身亡。交警部门认定刘某酒驾、超速,与货车司机李某需承担同等责任,但刘某家属认为货车司机李某未按规定(ànguīdìng)驾驶车辆(chēliàng),拒绝(jùjué)签署责任认定书。
陆水湖街道综治中心(zhōngxīn)接报后,立即启动“1+4”法学专家团队(1名法学咨询专家,4名调解团队成员,包括街道政法委员、司法所所长、派出所所长、综合执法(zōnghézhífǎ)中心主任)应急响应机制。经过研判,该团队迅速协调有关部门,调取事故现场监控视频(shìpín)、涉事货车(huòchē)行车记录仪等证据材料,结合北斗定位数据精准还原案发(ànfā)经过,并组织(zǔzhī)交警、司法鉴定者、当事人(dāngshìrén)家属等多次召开联席会,通过技术还原事故现场,判定双方承担同等责任,打消了刘某家属对复核(fùhé)结果的疑虑。最终,形成“四位一体”救济方案:保险公司依法赔付丧葬费、死亡赔偿金;运输企业(qǐyè)追加(zhuījiā)赔偿精神抚慰金;民政部门将刘某子女纳入困境儿童保障,提供助学补贴;妇联联动公益组织提供免费课业辅导。同步建立“网格员+心理教师(jiàoshī)+律师”跟踪帮扶机制,通过每月(měiyuè)家访动态解决家庭困难。
这是赤壁市法学会依托市镇村三级综治中心,组织(zǔzhī)法学咨询专家、法学会会员,积极参与矛盾纠纷化解的案例(ànlì)之一。
目前(mùqián),赤壁市依托市镇村三级综治中心,已(yǐ)高标准建成9个法学会基层(jīcéng)(jīcéng)服务(fúwù)站点,通过综治平台“一键发起”功能模块,实现了市镇村三级联动(liándòng)、法治力量到现场服务的格局。比如,在该市城区中心区域同城上都小区,赤壁市以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建设为抓手,组建了由1名法学咨询(zīxún)专家、1名检察官、1名民警等5人(rén)组成的专家团队,为小区居民免费提供专业(zhuānyè)法律服务。同时,该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依托小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立“平安之家”,整合法律咨询室、调解(tiáojiě)工作室、普法宣传角等功能空间,通过值班“坐诊”、业主微信群等,为群众提供全天候法律服务。截至目前,同城上都小区专家团队已累计开展法律咨询130余人次,调解物业纠纷、邻里矛盾等案件56起,调解成功率、群众满意度(mǎnyìdù)均达100%。
“下一步,我们将依托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,创新矛盾(máodùn)纠纷源头预防、排查预警、多元化解工作机制,构建‘一站式’‘多渠道’‘全链条’‘一揽子’解纷模式,最大限度将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(jīcéng)、消除在萌芽状态,为(wèi)赤壁经济社会高质量(gāozhìliàng)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环境。”赤壁市委政法委相关(xiāngguān)负责人说。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